跳到内容

认识论与方法论

讨论知识的获取、组织、创新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

5
文章
0
子分类
5
总计
2
级别

文章

5 篇文章

最新优先

观念格式塔崩塌

2025年8月14日

本文探讨了“观念格式塔崩塌”现象,即当我们试图严格定义某些观念时,这些观念会逐渐瓦解。作者以“椅子”为例,说明了通过材料、形状等属性定义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维持观念格式塔的三种技巧:功能性、相对性和整体性。通过关注“可以被坐”的功能,预设功能的相对性,以及将椅子置于“坐者”与“被坐者”的整体图景中,可以避免定义上的困境。 文章随后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意识”的讨论。作者首先分析了虚构角色是否拥有意...

阅读更多
标签

直觉与逻辑间的智力结晶

2025年8月14日

本文探讨了直觉与逻辑之间的关系,指出当直觉与现有逻辑解释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因为尚未找到连接两者的逻辑方法,而非两者本质矛盾。作者提出了“智力结晶”的概念,意指通过语言逻辑推理发现能够表达直觉判断的数学结构。 文章以“国民利益的心理束缚”为例,对世界和平理想与国家利益的反驳进行了逻辑解释。作者首先定义了国家利益,并指出其不可预测性。历史经验表明,战争的失败有时反而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生存,而暂时的繁荣...

阅读更多
标签

知识的结晶:超越想象的翅膀

2025年8月10日

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知识组织和创新的新视角,核心概念是“结晶知识”。作者首先以“飞行”和“翅膀”的物理学原理为例,阐述了如何从已知的科学知识中提炼出新的见解。通过分析翅膀在飞行中的多重作用——抵抗重力、转化重力为推进力、以及通过气流差产生升力——作者指出翅膀是飞行现象的集成体现。这种对现有知识的组织和关联,揭示了飞行现象与翅膀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作者将其称之为“知识的结晶”。 文章进一步区分了不同...

阅读更多
标签

模拟思维与生命起源

2025年7月29日

本文探讨了“模拟思维”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理解生命起源这一复杂问题。作者将模拟思维定义为一种逐步追踪累积和相互作用结果,并以此来逻辑地理解现象的思维方式,将其类比为理解零花钱翻倍增长的数学问题。作者认为,许多人难以理解复杂现象并非源于知识或能力的不足,而是思维方式的局限。 在生命起源方面,作者将模拟思维应用于解释复杂的细胞如何从简单的化学物质演化而来。文章提出,生命起源并非源于偶然的奇迹,而是...

阅读更多
标签

框架设计作为一种智力能力

2025年6月29日

本文探讨了智力活动的不同轴线,核心在于区分“通过观察发现事实”与“通过设计发明物品和系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智力活动。文章指出,学术活动主要以发现事实为中心,而开发则以发明创造为中心,两者在知识积累和应用上相互关联。然而,作者进一步强调,在学术领域内部也存在以设计为导向的智力活动,即“框架设计”。 框架设计被解释为创造新的概念框架,而非发现现有事实。文章以天文学中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为例,说明它们并非...

阅读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