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过观察发现事实。不仅限于科学,广义上的学术活动可以被描述为一种智力活动,即通过观察发现普遍事实并将其作为知识积累起来。
另一方面,事物和系统的开发是一种不同于学术的智力活动。开发通过设计创造新的事物和系统,实现物质丰裕和技术进步。
通常,学术界积累的知识在开发中得到利用,两者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此外,一些学术领域,如工程学,也会积累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的知识。这些领域被称为应用科学,有时与物理学等基础科学区分开来。
因此,学术活动以通过观察发现事实为核心,而开发活动以通过设计发明事物和系统为核心,两者代表了不同的智力活动。
然而,在学术活动内部,通过设计进行发明的智力活动也同样存在。
这就是框架设计。
科学中框架设计的明显例子就是地心说和日心说。
地心说和日心说并非相互竞争哪个是事实的假设。它们是关于将观察到的事实置于何种思维框架中来理解的选择。
它们的价值并非根据其正确性来判断,而是根据其有用性,并根据特定情境的有用性进行选择。
这正是通过设计进行的发明,而非通过观察进行的发现。
牛顿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都是框架设计的例子。它们也是根据有用性而非正确性,在不同情境下被选择使用的思维框架。
这些被称为范式转换,但更准确地说,它们并非思维的完全转变,而是有用选项的增加。因此,称之为范式发明或范式创新可能更为恰当。
不仅在科学领域,在其他各种学术领域,也常常是发明出新的、高度有用的思维框架,而非仅仅通过观察发现。
这样梳理之后,我们就能明白,通过设计进行发明的智力活动在学术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技能组合的差异
通过观察进行发现和通过设计进行发明是截然不同的智力活动。因此,它们各自需要独特的技能组合。
那些在学术界带来重大范式创新的人,很可能同时拥有这两种不同的技能组合。
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如果他们擅长在已有的框架内通过观察进行发现这种智力活动,就可以通过撰写论文获得认可。
因此,并非所有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必然拥有通过设计进行发明的技能组合。事实上,他们参与这种发明或学习其重要性的机会可能并不多。
所以,大多数学者和研究人员更倾向于通过观察进行发现的技能组合,而没有显著获得框架设计的技能,这一点并不奇怪。
软件工程师
另一方面,也有以开发为职业的人。典型的例子是从事各种开发工作的工程师。
通过设计进行发明的技能组合,在不同程度上,是各个领域工程师的必备技能。此外,这些技能会通过日常开发工作不断积累。
然而,这类设计技能需要各领域独特的专业知识,除了非常基础的部分,很难轻易应用于其他领域。
特别是,学术界的框架设计是一个专门领域,涉及在元层面重构抽象概念。
因此,仅仅拥有设计技能组合并不意味着就能将其应用于框架设计。
然而,在工程师中,软件工程师是独特的。这是因为在软件设计中,将抽象概念在元层面进行重构并设计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软件工程师有可能具备进行学术框架设计所需的技能组合。
当然,要达到像学术框架设计这样高级的应用,必须擅长抽象概念设计。
此外,习惯性思考新设计模型的人将非常适合这项工作。